馬禮遜牧師 簡介

馬禮遜牧師生平

馬禮遜樓

馬禮遜牧師簡介

馬禮遜1782年在英國出生。他深明 語言溝通的重要,因此在1804年,他有計劃到中國來傳教時,便積極向倫敦一個廣東人學習中文。三年後,馬禮遜正式成為牧師,來到中國,成為第一個來華的基督教傳教士。

 

 

 

 

馬禮遜樓

位於屯門何福堂會所內的馬禮遜樓建於一九三六年,是抗日名將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將軍(1892-1968)別墅一部分。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九年間,該別墅被用作達德學院的校舍。達德學院是在周恩來和董必武指示下創辦,多位當時著名的中國學者均曾在此講學。學院培育了不少年青知識份子。建築物見証了香港在近代中國歷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史中所扮演的獨特角色。

馬禮遜樓建築特色獨特,選用上海批盪,並以裝飾派藝術建築風格建成,廡殿式的屋頂以青釉中式瓦片砌築,四角飾以瑞龍,反映了中西相容的風格。馬禮遜樓於二OO四年三月被列為法定古蹟。

 

 

 

 

馬禮遜牧師生平

馬禮遜是第一位更正教到中國的傳教士 。 馬禮遜自小受因親的影響,信仰基教 。 他在 1803 年,在牧師的鼓勵下入倫敦霍斯頓學院學習禮學。學習期間,馬禮遜開始對海外傳教有感動。 1804 年,他向倫敦會提出申請,要求成為該會派赴海外的宣教士,立即獲得批准。不久便被派到高斯波特傳教院受訓,該院長寶格認為馬禮遜適合從事繙譯聖經中文版的工作,派遣他到中國居住,以便更方便於繙譯。於是,馬禮遜於 1805 年,跟隨旅居倫敦的廣東橋商楊三德學習華語,為來華作好準備。

可是,清廷自 706 年康熙禁止天主教傳教以來,外國傳教人士不准進入中國內地。而當時壟斷東方貿易的東印度公司屬下的船隻,亦因利之所在,不願載傳教士東來,所以馬氏為來中國,須先赴美國,然後由紐約乘船來華。他在 1807 年 9 月 4 日 到達澳門,三天後抵達廣州,開始非法匿居,清中國人教習中文,並在中國政府的禁令之下,「偷偷地取得」了四五百本中國書籍,內容包括中國語言,宗教、哲學、醫藥、法律和歷史。對馬氏在研習中國語言文學字方面相當有恩賜。在非法隱居廣州期間,外境相當困難,精神壓力也很大,他甚至一度想離開廣州到南洋活動